深度剖析:空气成分探究实验

来源:乐鱼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6-15 16:51:38

  在科学探索的长河中,空气成分的揭秘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率先通过化学方法成功制得了氧气,为后续研究打开了大门。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更是贡献卓越,他通过实验发现了氮气,最终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重要结论。

  拉瓦锡曾进行过一个经典实验:利用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汞槽中的水银缓缓升入钟罩,空气体积减少了万分之一,这一细微变化精准地揭示了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更令人钦佩的是,该实验连续加热长达 12 天,充足表现了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动力。

  我们开展这个实验,核心目的是学习怎么样精准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这不仅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实践,更是理解空气组成的关键一步。通过亲手操作或者进一步探索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掌握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后续更复杂的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该实验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压强变化。实验中,磷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我们最终选择的这种物质,有着特殊的性质:它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并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容易被吸收。当反应发生时,密闭容器内的氧气被消耗,气体体积随之减小,压强也相应变小。此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密闭容器内的水面就会上升,通过测量水面上升的体积,我们就能间接得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准备集气瓶: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仔细做好记号。这少量水有着多重作用,一方面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另一方面,它能让我们更直观地观察水面的变化。

  2,密封与点燃: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确保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随后,点燃燃烧匙内过量的红磷。这里红磷过量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尽可能完全消耗。点燃后,要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此时我们要仔仔细细地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3,冷却与观察:待红磷熄灭后,别急于打开弹簧夹,而是要耐心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只有冷却到室温,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才会稳定,此时打开弹簧夹,我们就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以及水面的变动情况。

乐鱼app下载

联系人:陈小姐    联系方式:15118988942   服务热线:0752-3263282  公司网址:www.yonghezhiye.com

公司地址: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怡发工业区二路2号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乐鱼app下载 技术支持:乐鱼全站网站登录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379号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